英
快捷服务
内网资料
财务系统
实验室管理
智能柜管理
邮箱
院情简介
关于我们
研究院标识
组织机构
建设规划
合作委员会
现任领导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团队
全职人员
双聘人员
科研动态
科研项目
成果转化
成果推荐
产业化
交流合作
对外合作
学术交流
加入我们
招聘信息
人才政策
衢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姜小闯莅临衢州复旦研究院对接项目建设进展
2025-04-18
衢州复旦研究院院长王建新带队赴智造新城管委会座谈交流
2025-04-10
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方茂盛一行莅临衢州复旦研究院座谈交流
2025-04-10
共谱新篇!衢州复旦研究院与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04-10
衢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森洪一行莅临我院考察调研
2025-04-10
研究院新闻
更多
衢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姜小闯莅临衢州复旦研究院对接项目建设进展
2025-04-18
衢州复旦研究院院长王建新带队赴智造新城管委会座谈交流
2025-04-10
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方茂盛一行莅临衢州复旦研究院座谈交流
2025-04-10
共谱新篇!衢州复旦研究院与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04-10
衢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森洪一行莅临我院考察调研
2025-04-10
中共衢州市复大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支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党员大会顺利召开
2025-04-03
创新领航 实干筑梦丨速读衢州复旦研究院2025年度发展蓝图
2025-03-26
科研动态
更多
Advanced Science | 我院项目负责人魏刚、复旦大学药学院陆伟跃教授团队开发蛋白药物滴眼液用于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
以湿性老年黄斑变性(wAMD)为代表的新生血管性眼底疾病,主要累及视网膜和脉络膜等关键眼底组织。这些病变部位的新生血管极易发生渗漏或破裂,导致视网膜水肿或黄斑区出血,是老年人视力受损和失明的重要原因。由于眼睛存在多重吸收屏障,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wAMD的标准方案为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药物,其中阿柏西普的应用最为广泛。这种侵入性的给药方式对医疗条件要求较高,且患者需多次注射,容易引发玻璃体出血、炎症、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患者的依从性差。若能实现蛋白药物的无创眼内递送,将使患者能够居家自主用药,从而彻底改变现有wAMD的治疗模式,为患者带来更大的便利和更好的治疗体验。我院魏刚和复旦大学药学院陆伟跃教授研究团队深入探讨了一系列多肽递送载体与蛋白药物阿柏西普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揭示了这种相互作用对于促进阿柏西普眼内吸收的重要性。基于该原理,研究团队开发了阿柏西普/多肽非共价复合物滴眼液,既能延长阿柏西普在眼部的滞留时间,又能选择性地通过结膜-巩膜途径将阿柏西普高效递送至视网膜-脉络膜部位,并首次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体内实现了利用蛋白药物滴眼给药治疗wAMD,达到了
2025-03-03
Advanced Science丨我院项目负责人孙涛副教授、蒋晨教授研究团队:聚焦肿瘤蛋氨酸代谢和表观遗传的纳米调节器
肿瘤的表观遗传失调通过影响基因表达和驱动代谢模式的改变,为其恶性演进、治疗抵抗和形成促瘤的免疫微环境奠定了基础。而这种不受控制的代谢模式又反过来为肿瘤的恶性增殖和表观遗传修饰的可塑性提供了原料保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通过近似疯狂的方式掠夺营养物质,这一方面满足其自身的能量和物质需求,另一方面也会剥夺免疫细胞获取充足养分的机会。而这种掠夺的能力又离不开失调的表观遗传和基因表达所决定的养分转运体和代谢酶的表达上调,形成了一个紧密相扣的恶性循环。因此,寻找肿瘤代谢和表观遗传的关键连接点可能会为治疗带来机会。针对该连接点的干预,可能同时为破解恶性循环、解除化疗耐药和逆转免疫抑制提供帮助。我院项目负责人孙涛副教授、复旦大学药学院蒋晨教授研究团队设计构建了一种干预肿瘤蛋氨酸摄取并联合免疫原性化疗的共递送纳米调节器(AS-F-NP)。其通过沉默Lat4限制肿瘤的蛋氨酸掠夺,干预肿瘤的表观遗传可塑性并同时恢复微环境中蛋氨酸的水平和免疫效应细胞的活力和功能,同时联合免疫原性化疗,在两种不同的肺转移肿瘤模型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激活抗肿瘤免疫和消除癌症干细胞的潜力。相关成果以“A Methionin
2025-02-28
Acta Pharm Sin B | 我院项目负责人周璐教授团队开发新型鞘磷脂合酶2抑制剂用于干眼症治疗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的增加,全球范围内干眼症(DED)的发病率大幅上升,对患者的视力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DED的主要特征是眼表炎症和泪膜高渗。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泪膜脂质层不稳定,导致泪液蒸发加快,引发泪液高渗和炎症,进而造成眼表损伤和DED的发生。人工泪液和环孢菌素等现有治疗药物因疗效有限且副作用大而导致患者的依从性差,故亟需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新型DED治疗药物。研究表明,DED患者的眼表组织尤其是睑板腺中鞘磷脂(SM)水平和促炎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鞘磷脂合酶2(SMS2)是负责哺乳动物体内SM生物合成的最后一步关键酶,其在小鼠体内的基因敲除不仅能发挥显著的抗炎活性而且具良好的安全性。因此,SMS2或有望成为治疗DED的潜在全新药物靶标。近日,我院项目负责人、复旦大学药学院周璐教授研究团队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杂志上发表题为“Discovery of a novel thiophene carboxamide analogue as a highly potent and selective sphingomyelin sy
2025-02-17
信息公开
更多
通知公告
会议通知
04-27
2025
选择我们 选择未来!衢州复旦研究院2025招聘公告
07-30
2024
衢州复旦研究院诚招生物医药研发人才
12-05
2024
会议通知|欢迎参加 2024 长三角生物医药论坛
11-06
2024
会议通知|诚邀您参加长三角生物医药源头创新论坛暨衢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闭门研讨会!
科研平台
更多
化学药物研究所
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所
药物制剂研究所
临床前药物评价中心
分析测试中心
实验动物中心
图片掠影
更多
友情链接
复旦大学
衢州市人民政府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复旦大学药学院
衢州市科学技术局